第六百六十一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五千字补偿章) (第1/3页)
赵戎瞧了几眼这行字,又看了看卷面的其他地方。 一片空白。 后面几张卷子也都是空卷。 这应该就是唯一的压轴大题了,占卷面分值超过一半,也是与其他同窗拉开差距的地方。 赵戎点点头,喝了口携带竹筒里的清水润润嗓子,开始破题。 这道题很有意思,不管是题目, 还是出题人。 按道理,学馆大考的卷子一般都是模板印刷,前面的试策题都是统一的公模字体,唯独这道试策题,却是保留了原出题人随性潦草的字迹。 赵戎估摸着应该是墨池学馆请了书院内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出的题。 赵戎倒是曾听晏先生说过,儒家书院内,在一众‘先生’之上,与山长一人之下, 还有一级特殊的存在, 名为‘六君子’。 他唯一所知的,是现任的主管内外务的袁副山长,和墨池学馆老祭酒,就是其中之二。 这道题说不得就是某位‘六君子’大老题的字。 书院原封不动的印出来了。 不过老先生可以随手出题,他们学子却是不能随手作答。 几息内,赵戎脑子转的极快,手也没闲着,指间飞速转笔,这是以前学生时代的习惯,周围偶尔抬头瞟见的几个考生,是看的一愣一愣的,眼都花了,总担心赵戎手上这只笔飞出来砸到人。 他们还目光期待的看去看向前方监考的胖先生,期盼他管一管,可惜那位微胖的老先生看起来比某位赵姓考生还不靠谱,坐那儿手背撑着头, 白眉低垂, 昏昏欲睡。 赵戎并没有发现了他的随手转笔影响到了场上几个有某种强迫症的考生。 眼下这道题,让他觉得有趣。 经义的试策题普遍分两类,这道很明显是‘修身题’,但是并不比专业性更强的治国题好答到哪里去。 因为‘众人皆有余我独遗’这句话,若是赵戎没记错,儒家十三经里并没有。 它是出自《道经》! 若赵戎又没记错的话,这句话在《道经》内的原文应该是: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赵戎颔首轻语:“有意思。” 儒家学院的试策修身题,竟然是考道家的圣人言。 所幸赵戎与大多数学子不同,不敢说通读百家诸子,但是对于和儒家隐隐并列的道墨二家,他是一向十分的感兴趣,私下里花费过不少时间研习,甚至当初在终南山,还能当着数十万人的面辩赢一位道家君子。 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比道家君子还要专业,而是凭借着前世记忆的优势,他在某一些道家思想上的理解,十分独特超前。 另外,道经他也是熟的不能再熟了,‘清静’与‘无为’两道东来紫气就是出自玄黄界第一本《道经》。赵戎得到之后,自然是兴致勃勃的又去翻读了几遍三千言《道经》, 猜测着还会有什么有趣的字句幻化成了东来紫气。 所以眼下这题出的确实挺符合赵戎胃口。 “也不知是哪位先生……”他眼眸亮亮,有些好奇。 不过,这个独辟蹊径的出题固然体现了那位不认识的出题的老先生学贯百家的气魄,但是同时也对答题的考生的眼界与知识涉猎面要求十分之高。 赵戎估摸着,此刻考场上和他一样看到这道题的学子们,应该大多数正在犯迷湖,说不定还在滴咕……咱们儒家十三经里面有这句话吗?这到底是出自哪的?圣人们都是话精吗成天‘曰曰曰’整出来这么多屁话? 估计只有少部分像鱼怀瑾这样通读儒经的,或是对道家典籍有涉猎的学子,能察觉到不对劲。 不过也可能……不少考生压根就没赵戎想的这些疑惑烦扰,直接把它当作没读过的儒家经义里的圣人言,反正圣人的话这么多,只要不是骂娘,能说出什么都不意外,然后直接‘活学活答’了。 然而在试策中,理解错题目的出处,必然会忽视了出题人的考察意图,偏离答题的正确方向。 短短十息内,就审完了题目。 伏桉的赵戎战术后仰了下,活动下筋骨。 什么叫学霸破题。 赵戎嘴角勾起一道自信的弧度,同时抬头观望了下四周,想看看其他人对这道题的反应,然而却发现……他似乎写的太快了,大部分学子们好像都还在写第一面的帖经斟词酌句中。 这……本公子有点寂寞呀。 然而接下来,赵戎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转笔好像不小心影响到了旁边的几个学子。 后者投来或幽怨或不满的眼神。 赵戎默默停下了指间转动的笔,略微歉意的笑了下,继续低头,安静答题了。 理解了题目的出处与含义后,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破题。 并不是说题目是‘众人皆有余我独遗’,你就直接以它做标题,全片复读它的含义。 这种直接无脑用的行为,是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