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_第九百四十六章、给我一个支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九百四十六章、给我一个支点 (第5/5页)

,导致野山参产量逐年下降,资源贵乏,难以为继,几近绝迹。

    1988年、1989年,垦殖集团参园出产的半野生人参卖到4000块—7000块/克,那两年参园的小日子过得不错,从老把头朴大山到普通工人都拿到了不菲的分红。

    可惜,也只有那两年好光景,属于华国境内的长白山山脉几乎被人给刨了个遍,只有一些比较险峻地带的人参苗才得以存活。还好,北韩境内的没怎么受到破坏,山上的野山参还有不少。

    山上的被刨光,导致野山参上市量极低,满足不了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产区农民便大力发展人工栽培人参,扩大人参种植面积,不但农民种、林场农场工人种,就连城市的赋闲人员也租地种,无序地盲目地扩大人参种植面积,使产量成倍增长。

    八十年代初,人工栽培的人参年产量不过才百吨出头,如今的年产量却达到了4000吨以上,整整增长了几十倍。

    暂时人参的价格还算坚挺,这是因为目前人参行业还处于上行趋势,人参种植采取各大中医中药研究院和参农合作,进行所谓的“基地模式”,一方提供技术指导,帮着卖,一方负责出工出力、种植。

    又由于前两年有独创性的种植技术,东北人参价格优惠、质量领先,开始占领国际,参农的日子比较好过,一户年收入可以过十万、二十万。

    于是,跟风的来了,原先的参农过了几年好日子,脑子也开始活络了,基地模式,也就是合作模式,要让中医中药医院研究院作为中间商,参农感觉他们亏了,亏大发了,鬼知道他们在中间要吃掉多少好处。

    参农们还真没想错,的确,按照事实来说,利润的大头是被医院研究院吃掉了。但是参农们没搞明白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大利益,人家凭什么又出技术,又出渠道?

    总之,不满的种子在参农的心间种下,“聪明人”就想到了和老外直接对接,于是乎,从1990年开始,很多参农都会把最好的人参留下,自己放着偷偷卖,有得更加干脆,直接终止了合作,自己种自己卖,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东北人参主要的目标市场是日本、南韩、欧美,其实欧美可以忽略不计,市场本就不大,还被日本人操控着,日本人从事人参行业最主要的就是转口贸易。

    不用怀疑农民不会钻营,特别是外向型的东北农民,每年会跑到东北收人参的外商会在哪里出没,参农很容易就能摸清楚。

    再加上恢复高考已经有点日子,农民子弟大学生也不少,另外,东北有朝鲜族又有日本当年战争遗孤这个便利,和日韩客商建立联系真不是太难。

    前年、去年,都有日韩客商来东北进行大规模的考察,都是参里来参里去的,所谓的“自主创新种植技术”,被人家一看就看明白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你们华国人创新的先用大棚温室培育参苗,之后移植到山林背阴处,再然后移植到特定的密林,这也没啥嘛。

    就这么着,“自主创新种植技术”在日本和南韩开花,两国的参农冲东北方向说了“阿里阿多”、“康萨米达”,埋头用新技术种植高丽参、日本参。

    今年没事,东北参农日子照样好过,明年也没事,后年,也就是1995年,三年生长期一到,两国的新技术人参开始面世,东北参农的苦难也就来了。

    一边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一边是日韩客商随时会停止收购东北人参,两两相冲,东北人参华丽的外衣要被扒掉,卖到萝卜价也只是时间问题。

    早就预见到“一窝蜂”现象会出现的南易,曾经衡量过自己有没有能力推动人参行业规则,建立一个东北人参品牌,结果比较悲观,九成以上的可能是吃力不讨好、弄个头破血流。

    东北人的主意太大,很难听人劝,想要整合千难万难。

    人参行情好,朴大山的一些熟人会去找他取经,也想种植人参,朴大山苦口婆心地劝过,掰开了揉碎了告知人参行情马上就要有大变化,但是根本没人听,还被骂“自己吃肉,不给喝汤”。

    一直在观望也没望出花来的南易,已经让葛翠竹着手在南韩建立高丽参品牌,沿着当初预定设想走下去,共富走不通,自己富不能也给耽误了。

    /71/71971/32023645.html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