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_第八百七十章、先赏两耳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八百七十章、先赏两耳光 (第5/5页)

客户提供服务,包揽下釆购、看货、雇小工、上车托运等所有的活,客户只须跟随着他验看付钱;等上车托运完毕,周公便与客户结帐,客户需付给他每斤海蜇两毛钱的劳务费。

    据说周公每年的劳务费收入在十几万以上,这个据说保守了点,周公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每年要接待好几拨大客户,一个客户收一次货至少是三四十吨,而他可以穿插着同时服务好几个客户。

    改革开放为渔民提供了暴富的机会,渔民出海捕捞的海蜇不再由国家统购统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渔民为七毛钱一天工资而纷纷上县城打小工,还愁没门路。…

    而今天,渔民实行了真正的多劳多得,他们财大气粗地召唤起城里人来打小工,毎天的工资飞涨到三十元,大批用巨款新建起的渔村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缩影。

    在青松岭,十万元到百万元身价的渔民随处可见。

    海蜇生意兴起,在渔民与各地客户之间自然而然产生诸如周公这一类的掮客,他熟悉业务,上上下下有各种必不可少关系网,为客户解除各种难题,左右逢源轻车熟路。

    客户欢迎他,渔民巴结他,当地政府部门也对他刮目相看。

    可以这样说,青松岭的兴盛繁荣靠海蜇,这里面自有周公必不可少的成绩。

    在过去,渔民捕捞了海蜇没人要,周公见多识广,联系来了客户。海蜇腌渍在盐矶混合液中,但究竟要待脱离混合液多少时间再上磅,就是所谓的空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周公开始搞的时焕是控水二十四小时,这也是海蜇出口规范的控水时间。周公一次次压缩时间,最后定下了“控水”三到五分钟,成了今天海蜇市场买卖双方公认的标准。

    据说全国的海蜇塑料桶上火车集装箱,周公是第一个创造者,随着海蜇产量越来越高,上火车集装箱是唯一出路。车站本来不同意,说从没有这种惯例。

    周公给车站的人扔了几包好烟,说是装箱他们看,就是如此,第一个集装箱装着叠放的海蜇桶从青松岭出发,从此海蜇成了青松岭车站主要货运货物。

    客户们都信任周公这样干事认真的掮客,海蜇是好是孬,是烂货、软货或者偷工减料,没过三矾,周公一眼就能看出来。

    简而言之,就算不懂海蜇,只要找到周公这样的掮客,也能顺利的完成海蜇收购的工作。当然,需要让周公以为这是一个长期客户,假如只是抽冷子来打一枪的,他也不介意把渔民手里的烂货卖给这种主。

    “若琼,刚忙空?”

    “是呀,周公爷爷,你这么晚过来,是不是又有好货源?”

    周公呵呵一笑,锐利的目光从南若琼的脸上扫过,“你个小丫头,就是聪明,今天我找到一批很好的海蜇,可以评上特级,要价贵一毛。”

    “有多少?”

    “40吨。”

    “周公爷爷说贵一毛,就是贵三毛,八块钱一斤,您可不能让我白跑一趟。”

    “哈哈,小丫头,我办事,你放心。”

    “好呀,我明天和周公爷爷去看看。周公爷爷,你吃饭了吗?”

    “我没吃,你也没吃吧,走,你周公爷爷请你。”周公招呼一声,带着南若琼去了镇上的饭店。

    此时,在路上走了冤枉路,浪费了不少时间的吴小伟刚刚到达青松岭,从客车上下来,他就下意识的摸了摸抱在手里的背包。

    他这一摸,就落进了路边一个坐在一辆红色幸福250车身上的男人眼里。

    男人下车,走向吴小伟,腆着笑脸说道:“老板,南方老板,去哪里啊,坐我摩托车,很便宜。”

    “我不是老板,我是来打工的,坐不起摩托车。”

    要说华国方言里,最有感染力,最容易把人带歪的就是东北话,这两年每逢暑假、寒假,吴小伟都要在奉天生活,他还有一个和他同宿舍的盖平同学,口音里或多或少都带着东北口音。

    也就是他的东北口音,让他躲过了第一劫。

    男人一听吴小伟话里带着东北口音,旋即放过这个既定的目标,又把目光对向别人。

    趁着男人晃神,吴小伟抱紧背包,往他同学家的方向走去。

    wap.

    /61/61985/19480952.html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