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派拉蒙裁决 (第2/3页)
但它们所控制的都是每个城市的优质首轮影院,是主要票仓的所在,从票房份额来说,八大已经取得了羙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小型制片商和独立非连锁影院都受到了排挤,导致小型制片商的影片很难打入被八大控制的首轮影院,而非连锁的影院也很难拿到八大的最热门影片。 八大垄断的策略包括打包发行、延长轮次之间的间隔时间、按照不同城市排他性把影片放在自己旗下的影院放映等等。 这种操作,华府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于是,司法部门就发起了一次诉讼,把八大电影公司和院线全送上了法庭。 尽管华府赢下了大部分的官司,八大也签下了各种协议和保证书,可谁会看着有钱不赚? 阳奉阴违,不落实到实际执行上,这肯定是题中应有之意。 到了二战时期,华府也没有闲工夫管好莱坞这一摊事情,八大就趁着这个机会,占据了全美两成左右的电影院。 虽然数量看似不多,但是这两成电影院里却有着高达九成的首轮影院,发行影片的数量也占到了七成五之多。 所以二战结束以后,腾出手来的华府,又重新来收拾八大。 根据舍曼反垄断法案,地方法庭认定,好莱坞八大虽然并未试图垄断电影的生产,但在发行环节,的确存在不少垄断行为,这一点必须要打破。 一开始,纽约地方法院提出一个和八大协商出一个“可以保证充足竞争的影片发行制度”,不过这个思路送到最高法院[高法]审批的时候被否了。 高法认为,纽约地法提出的这种制度根本没有可行性,更糟糕的是,为了监督八大是否在执行这种制度,不得不浪费人力物力,投入到旷日持久的对八大的日常操作跟踪中。 这么干太不划算了,还不如想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这个好办法就是把影院从八大的大片厂中永久的剥离出去,只要制片、发行和放映不在同一家,那之前八大的垄断做法自然不攻自破。 最终八大剥离影院的过程持续了三十几年,直到现在还没有彻底完成,倒是那些在发行操作中的非法手段,消失的非常快。 按照高法的要求,电影发行不再是多部影片一起打包,而是每部影片单独谈判,根据影片的质量,对所有影院一视同仁。 反过来,影院也不许对发行商区别对待。 不过南易看着手里关于当初高法提出的策略,这其实也是有漏洞的,难怪现在八大中的好几家又开始对影院虎视眈眈。 八大按照高法的要求,分拆成一家影片公司和一家院线,双方不得互相干涉对方的运作。 如果影片公司希望重新进入放映环节,或者院线想进入制片发行环节,都需要向高法陈情[陈述情况],只有被鉴定为不妨碍行业内竞争,高法才会批复。 这里就有点扯淡了,只要两家公司还属于同一批股东控制,虽然做起来没有以前方便,可互相照顾一下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过尽管如此,这也造成了八大对电影发行渠道的控制减弱,所有影片得到了比以前更公平的竞争条件,独立片商的影片又更多的机会进入影院。 这也就造就了现在好莱坞的独立片商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不过这种情况等里根上台以后就有所变化,里根奉行的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托拉斯垄断的监管非常松,他推行小华府、不干涉、效率优先的政策,相当于把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颠倒了过来。 《舍曼法案》在这个时期,也被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