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 第46节 (第3/3页)
嘚啵能讲一个小时不带停的,而且事无巨细、口齿清晰,嘴巴也甜,左一句阿姊又一句阿姊。 闹腾的沈丽姝都觉得他去读书太屈才了,不如跟他们去摆摊,这单口相声的本事,再多客人他也招待得过来。 想到读书,沈丽姝便忍不住感叹,“林夫子都教了你们什么,不会教你们跟人聊天了吧?” 入学一个月,她弟都会说相声了,林夫子可真是个人才! 小老弟可听不得这种话,无故躺枪的沈文殊都忍不住抬头,小眼神委屈又幽怨的看了阿姊一眼,沈进殊更是大声道:“我们都把写得最好的那些字让二舅带回来了,阿姊没看过吗?你一点都不关心我们!” 沈丽姝表示不背这个锅,她也很理直气壮,“我要是不关心你们,秦叔叔送我上好的文房四宝,就不会特意给你们留一份了。” 沈文殊只听二舅说过齐叔叔有个朋友秦叔叔,也很喜欢阿姊和他们家的烧烤,那个叔叔家里还是当什么什么大官的,特别了不起。 不过秦叔叔给阿姊送文房四宝的事,他也是头一回听说,闻言又惊又喜,忍不住插了句,“阿姊,真的我们也有吗?” “秦叔叔送我了,自然就是我的,你们表现好,我就也给你们奖励一份。” 沈文殊举手表示他表现很棒的,“夫子说我学《千字文》过半,也会书写,学得比很多人都快。” 沈丽姝依稀记得自己上学期间,有阵子很流行国学启蒙,有人说孩子只要学会《千字文》,就相当于掌握了一半小学生所需的识字量。那她弟两个多月学会《千字文》,纵然先前在家打过基础,这效率也是相当可以了。 她毫不吝啬的给大弟点了个赞,“大弟真厉害,有空把你会的字写一遍给我看看,要是写得好,阿姊就给你奖励。” “哼。”沈进殊小脸明显写着不服,又不甘心阿姊自夸哥哥,撅着嘴道,“夫子说我学得也很好呢。” 沈丽姝故意问:“所以你也学会半本《千字文》了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沈进殊零基础,年龄又小,要是刚启蒙就能赶上他哥的进度,那他岂不是天才儿童? 早该被他们发现抓去上学了,怎么还会“蹉跎”到六岁(虚岁)! 但沈进殊也半点不气馁,挺起小胸脯骄傲道:“林夫子说,他明年动身前,要举荐我去林举人身边学习。” 这是沈丽姝始料未及的,转头去看徐二舅。 徐二舅无奈点头,“我们也是前日才知道林夫子的打算,本来要通知你们的,大弟和二弟偏要他们自己回来告诉你们。” 沈丽姝在意的不是这些细节,她压抑着激动的心情,“我记得您和姥爷之前说过,林举人轻易不收学生,要收也只会收那种有资质、可以走科举的苗子?” 这回不用徐二舅回答,沈四伯他们都能给出肯定的答案,“那是自然,林举人收徒标准可高了,除了他儿子和一位族侄,咱们镇上就再没人能入他的眼。” “听说林举人另收的几个学生,有两个是他同窗家的孩子,可见林举人的学问也很不一般呢。” 徐二舅热情加入讨论,“有件事你们都不知道,镇上那些老秀才都说,林举人的学问完全可以去考进士的,只是他身子弱,怕遭不住那个罪,加上其独子林公子天资聪颖,林举人才暂且歇了科举的心思,专注在家培养林公子,也顺便教一教学生。” 得知林夫子有向林举人举荐学生的意图,徐姥爷也很激动,他跟沈丽姝想到一块去了,先不说林举人收不收收学生,至少林夫子这举动,说明他是看好孩子走科举路子的。 现如今,女婿是衙门小吏,工作身份都体面,姝娘又带着两家人一起赚大钱,他们只要肯齐心协力,供一两个孩子走科举想是没问题,压力大点,日子也只会比原先好过。但只要有孩子考取了秀才甚至是举人功名,那才是真正祖坟冒青烟的好事,家里培养了出了有功名的读书人,都不需要他升官发财、改换门庭,也能造福往后三代子孙了。 想到某些画面,徐姥爷心中便是一片火热,认为林夫子这般助人为乐,他们也要全力配合才行,劲往一处使,努力促成这桩大好事,他们的福气就在后头了。 于是老人家当时就给两个儿子下了死命令,要他们发动自己认识的“狐朋狗友”们,全方位打听林举人的事情,最好事无巨细,不能漏掉丝毫细节。 虽然他们和林举人都住在通许镇,细究起来还有七拐八绕的关系,但是一个是普通人家,一个是当地“豪门名流”,差距之大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以往没机会打交道,就只能临时抱佛脚了。 还好徐大舅和徐二舅都算是交游广阔的类型,奉旨吃瓜,还真听了一耳朵林举人有多牛逼的事迹回来,然后就让想要分析一下他们能从哪里下手的徐姥爷彻底麻爪了。 好像……根本无从下手啊,林举人不缺名也不缺利,林家也够有钱的了,那些想让孩子跟林举人念书的地主员外,不知道明里暗里给林举人送了多少好东西,人家都不为所动的,自家这点家底,想突出重围也太难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