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302章 插秧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302章 插秧忙 (第2/2页)

出翻倍,这都是惊世骇俗的。这个肥的成本,也完全是可以忽略的。肥的成本高,岂会比朝廷每年从关外辛苦无比的运粮进京更高?

    “三郎,把这方法整理出来,向全国推广,能让多少人不再饿肚子啊。”

    张超笑笑。

    “嗯,我在长安建立了肥厂,今年又已经开始在洛阳等多地建立肥厂,我将源源不断的向百姓提供这种优质高效的肥料。”

    马周在一边笑笑。

    孙三郎的想法永远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如孙伏伽之样的官员,发现了增产的好办法,首先想到的是献给朝廷,或者说是为名。但张三郎,永远会是马上去开作坊建厂子,让自己赚钱。

    张超还让人去各地准备跟当地豪族一起合伙开肥厂。

    他的干肥厂的产品干肥,还准备销往各地呢。虽然干肥不如发酵池弄来的沼液肥效更好,但却能够长期保存和远距离运输销售。

    沼液肥只能是在田庄里,现取现用。

    但制成干肥,肥效虽减了一些,可依然比传统的沤肥堆肥效果好很多,而且还利于保存与运输,能成为一项真正的商品。

    其实农夫虽然见识少,可也不少智慧。

    对于一样新鲜的事务,他们也许会犹豫。可只要亲眼看到了效果,那么他们就不会再有疑惑。

    起码,张家沟的村民,已经全部都在使用这种新的肥料,他们也按照张超教导他们的方法施肥。基肥、追肥,什么时候施肥,每次施多少,这些也都是学问。

    张超对于这些村民们,倒也很大方,帮他们修了一个发酵池,教他们如何把各种垃圾、肥料等发酵成沼肥。

    现在张超已经准备着手让张家的工程队开展一项新业务,就是在各地乡村,帮乡民们修建这种发酵池,让乡民们自己沤沼肥。

    “水稻的产量比起粟麦要高,但伺弄起来却要精细的多,要求太高了,不但要求肥足,更要求水足。关中大多数地方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张超也有些感叹,水稻若是选的种好,再精心耕种,确实产量不低。但种稻比种麦粟,要多出许多人工来。

    关中这块地方,从秦汉到如今,其实开发的已经很厉害了,能垦的地方都垦了。地方不大,人口却太多。加之此时朝廷对于河套以及河湟等不错的农耕地的失控,越发的让关中的耕地显得稀少。

    只说一个河套平原,那可是极富裕的一块土地啊,前套后套加起来,风水宝地,但现在西套的朔方在梁师都手里,东套的前套和后套,都在突厥人手里。

    至于河湟谷地,却是被吐谷浑人占着。

    另外,关外的江汉地区,开发则很不足,只有江汉平原开发了,但更多的地方还相当落后,甚至原始,那边地广人稀,耕种水平更是落后。

    基本上还是一季,若是在这些地方推广肥料,搞精耕细作,实行二季耕种,湖广熟,天下足啊。

    不过开发湖广,还得到宋朝呢。

    现在,那边也就长江边上和汉江边上的部份地区算是开化的,其余的地方还有许多蛮族,被视为蛮荒之地。

    “三郎在想什么?”孙伏伽现在越来越佩服张超了。

    “我在想,这片沟坡几年能够开发完成。”

    “我也很期待见到那一天,到时这里水波粼粼,果树葱葱,鸡鸭成群,牛羊遍地,稻花香里,划一只小船,在荷叶中穿行,采点莲蓬菱角,钓几尾鲜鱼,就在船上生火煮食,这样的生活,想想就无比惬意啊。”孙伏伽想象着那景象,都不由的有几分沉醉了。

    “我打算过些日子就在下面建些房子,全部是临水而建,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上,后面带个小院子,前面带个小码头,有几间客房,刚好能住上一家人。”

    “建这样的房子?”

    “出租,长安城里住腻了,可以到我这里来休闲度个假,就如你所说的,到山上去抓放养的鸡,到水库里钓鱼,去摘莲蓬采菱角,享受乡下的宁静与自然。”

    “而且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里为大家准备好房屋,我们还提供仆佣帮你打扫房间,提供饭菜等。不需要花钱置业,也不需要时常派人照顾打量,你随时可以来,来了就能享受,随时也可以走,没有半点牵挂。”

    孙伏伽听了之后,很是心动。

    “这样的小屋很不错,到时建好了我一定要租一栋。”

    “当然没有问题。”(未完待续。)

    zWWx.org木子蓝色的唐朝好地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