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_第914章 硬骨头(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域名并非永久域名!随时会关闭!请到→→→点击这里

   第914章 硬骨头(上) (第3/3页)

的手雷甚至是潮水般涌来的日军平端的刺刀,白刃战本就是日军最喜彰显他们武勇也是最拿手的作战方式。

    这个时候,百分之八十的守军基本都是兵败如山倒了。

    但一营的反应有些出乎日军的意料,直到几十名日军快冲入一百米的位置,中国守军依旧是静悄悄的,一枪未发。

    这甚至让远方拿着望远镜密切关注战场的小村宏少佐产生了一种错觉,对面的中国人是不是只是虚晃一枪,早就跑了?

    他显然忘记了,没有重火力的‘土八’对付日军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放近了打。

    既可以节约弹药,又可以让他想跑都来不及跑。

    而日军所谓的无敌白刃战,缺枪少弹的‘土八’是最不畏惧的,甚至可以说是求之不得!

    所以,等到第一波中的日军前锋踏入大约100米的距离,一声尖利的铁哨声响过,对面阵地上发出了第一声枪响。

    继而,是震耳欲聋的“砰!砰!”属于汉阳造步枪的声音。

    那是有超过200杆步枪在同时开火,从正面,从山脊,对准着同一个区域。

    机枪不多,那就用步枪集火,五个步兵排顶着日军重机枪的扫射,疯狂开火!

    哪怕有好几名士兵刚端起枪,抬起头,都还没来得及扣动扳机,就被92重机枪手指粗细的子弹扫中,一声不吭的倒下。

    但位于第一线的一营士兵们依然坚决的从掩体背后支起上身射击,只有那样才能保证命中率!

    用死亡换取死亡!

    这就是硬骨头精神!

    付出的牺牲必有回报,简陋野战掩体不断有中国士兵倒下的同时,亦有超过十几名端着步枪大步向前的日军一头栽倒在地。

    1营顶着弹雨挥下的第一棒,就这么精准命中日军的脑门,不说脑浆迸裂,也属于晕乎乎的那种。

    来呀!你过来呀!咱们以死换死!中国军人用不断的牺牲和回击爆发出属于自己的呐喊!

    面对日军的凶悍进攻,八十集团军中有名的硬骨头营第一个照面就给小村宏来了个狠的。

    很多倒下的日军并没有立刻死去,而是在草丛中痛苦哀嚎,呼朋唤友的希望同伴能帮助他们。

    一时间,痛苦的哀嚎声甚至还超过了震耳欲聋的排枪声。

    要说日本人也不是豆腐捏的,怎么中了枪就跟死了娘一样,哭喊的如此凄惨?没听说中国士兵中了枪就哭得眼泪鼻涕一把抓的。

    倒不是说中国人比日本人对痛苦的耐受度更强,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疼了会喊,要死的那一刻都会喊麻麻,谁都不是钢浇铁铸,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主要是和中日两军装备的步枪款式不同,子弹不同也有关系。

    此时日军装备的是三八式步枪兵配备6.5毫米口径尖头子弹,这种小口径子弹节约资源的同时,还拥有穿透力强的特点,平直的弹道使得有效射程能达到400米。

    这无疑是一款很优秀的单发式步枪,中国军队中的不少精准射手干脆就拿三八步枪当狙击枪来使用。

    但6.5毫米尖头子弹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它的杀伤力实在令人郁闷,三八式步枪射出的子弹可以轻松穿透人体,却不会发生翻滚和碎裂,只要不是命中动脉和头部,很难造成致命伤害。

    这种结果导致日本陆军入侵中国大半年后全军装配了圆头被甲结构,命中人体后弹体容易裂开,形成可怕的空腔效应,杀伤力才大增,但这个时候日本华北方面军还没有全面装备。

    而769团1营装备的都是老枪,中国军队普及度最高的汉阳造,就是仿造的德国1888委员会步枪,装备的是7.92毫米圆头子弹。

    这种步枪其实没太大亮点,有效射程更是只有300多米,精准度也比起三八式步枪差,枪长也比三八式短了10公分,综合性能对标三八式那是弱爆了。

    可7.92圆头子弹的威力可比三八步枪的6.5尖头子弹要大的多,更要命的是一旦进入人体,这种圆头子弹因为受到肌肉和骨骼的阻碍之后就会翻滚变形,会给人体肌肉组织形成极大的创口,外面看着是个枪眼,实际内部却是个茶杯大小的创伤。

    这样来一枪,你说疼不疼?不喊疼的,估计都是完蛋了的。

    就这一下,就把内心高呼“武运长久”自信心爆棚大步流星冲锋的日军前锋给打趴下了。

    勇敢这个词吧!其实就是相对而言的,当勇敢碰上懦弱,勇敢就会光芒万丈,但当勇敢碰上勇敢,还就得看谁更持久!

    显然,前十秒还勇的不行的日军拉了!

    。。。。。。。

    PS:风月明天请个假,因为周二要上一天的课,然后晚上还要接女儿老师吃饭,实在是很无奈,还请大家原谅一下!抱歉!汉唐风月1的从八百开始崛起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