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镇江阻击(一) (第1/2页)
需要在镇江坚守三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掩护全部想要跟随毛文龙诸人的辽东百姓成功撤退,这就意味着,正如严亦飞前几日所料想的那样,需要留一部分人马在镇江城阻击八千八百人的后金大军,而前几日开会没有决定下来的留谁带队防守镇江,此时也需要立刻做出决断了。 于是毛文龙问道:“诸位兄弟,可有谁愿意留守镇江,为我辽东百姓和主力部队,争取到这三天的宝贵撤退时间啊。” 和前几日一样,毛文龙手下诸位将官都是从椅子上起身拜倒,向毛文龙请求留守镇江。 这可让毛文龙犯了难,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手下这些军官,各有各的个性和特点,每个人他也都很是看重。尤其是经过兵出三岔河之后,这些日一起刀尖上舔血度过来的日子,他和手下这些人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相处成了兄弟情谊。明知此时无论派谁留守镇江,都有很大可能是派他去送死,这真的让他无法做出决断。 但是,现在的形势又逼迫他不得不留下人来防守城池。而且恐怕一人还不够,至少还需要两人。此时他突然想出来少年时期游历江湖时在赌场中看到的一种方法,可以很好的替他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就是——“掣签法”,民间俗称为抽签!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荒谬,但这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 据《明史·选举志》记载,明代选官就用过抓阄的方式,后来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的文选员外郎倪斯蕙向上司提出了抽签的办法,当时的吏部尚书李戴就准备报请皇帝批准照此执行。 明万历二十二年,孙丕扬出任吏部尚书。孙丕扬是个廉洁清正的人,《明史》上说他个性倔强、刚直不阿,同僚没有人敢托他的人情办私事。 然而就是这位孙先生担任了吏部尚书之后,把倪斯蕙提出的“掣签法”进一步完善并正式实行开来。明朝的干部安排方式从此一变,官员们无论贤愚清浊,一概要凭手气抽签上岗了。更有意思的是,孙丕扬用抽签的方式选官,却得到了当时朝野上下交口称颂。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不过其实,这样的办法也是不得以而为之。据《明史》记载,文武百官都不敢找孙丕扬走后门,但是宦官敢。 宦官们没完没了地托他给亲信安排肥缺,孙丕扬安排又不是,拒绝又不敢,于是就发扬光大了抽签的办法,让那些宦官不要再来走后门。这个抽签制度实施后,吏部的后门果然堵住不少,当时的人们便盛赞孙丕扬公正无私。可以理解,孙丕扬也是用心良苦。 此时毛文龙福至心灵,也想出了这个办法,于是他对手下众军官说道:“兄弟们,我们大家都愿意主动留下来坚守城池,但是又不能将全体兄弟都留下来,所以毛某觉得我们就采取掣签法吧,抽到的兄弟留下来,其余的兄弟也不用争抢,就掩护百姓去朝鲜吧。” 严亦飞觉得这种方法挺搞笑的,在心里暗着,越想越觉得有意思的,一时竟差点笑了出来。他还是有点佩服自己这种心理素质的。 其实严亦飞并不害怕留守镇江。一方面,在后世,无论是作为军人或者是警察,他都有一颗舍己为人的心,同时,他一直都在思考,是自己因为救人牺牲之后才穿越到了明末这里,如果这次在镇江,他再次因为救人而牺牲,是不是就能回到他原来的世界,回到他的父母身旁,这样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不多时,毛文龙手下的亲兵一只竹筒里准备好了六支竹签,这六支竹签是给陈继盛、陈良策、陈忠、严亦飞、孔有德、毛承禄六人准备的,其中王辅因为是水师,不能陆战,就没有参与此次抽签。 六支竹签中其中两支在放在竹筒里那一端染了红色,从外面看是看不到的,竹签由六个人挨个抽取。正如严亦飞之前在心中预料的那样,他抽到了代表留守镇江的一端染红色的竹签。 另一个抽取到代表留守竹签的人,则是毛文龙身旁的老资格,刚刚提升为守备的陈忠。 严亦飞知道历史上,陈忠就是在镇江城守城战中力战不敌,最终被后金大军擒获,惨遭千刀万剐而面不改色,最终大骂奴贼而死。 可能是历史的宿命吧,虽然严亦飞闯入了历史之中,将历史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但是陈忠还是与历史上一样,留在了镇江城中。严亦飞只希望,在接下来的防守阻击战中,能够尽可能保住这位人如起名的忠义老将的性命。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毛文龙见抽签结果已经出来,想说点什么,张张嘴却没有说出来,只是从上首走了下来,到二人身旁轻轻的拍了拍二人的肩膀。 其余没被抽中的几名将官,也是如同毛文龙一样,走到二人身边,轻轻的拍击着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